邵氏片庫
男演員

王羽原名王正權,江蘇無錫人,1944年出生。在就讀上海體育學院時,乃一名體育健將,曾獲游泳比賽冠軍。六十年代由移居香港,就讀珠海學院土木工程系。他對游泳、騎馬與賽車等刺激邉咏該碛袧夂衽d趣,而且頗為表現卓越,強健的體魄及體育底子,為他將來的武俠明星之路奠定良好基礎。

1963年,王羽考入邵氏公司。於1964年邵氏開拍《虎俠殲仇》一片,公開徵選男主角,王羽以優越的條件當選為男主角。為了演好片中「雷虎」一角,在武師指導下他苦心勤練武藝,而其在片中的精彩演出亦贏來一致好評。王羽竄紅於1965年的《江湖奇俠》,由於他身手矯健,任何危險動作也親身上陣,為公司與自己開創一條古裝武俠片的大道。1967年王羽在《獨臂刀》中以精湛的武藝,塑造出俠者的經典形象,連帶更創下香港電影票房的新紀錄,突破百萬元的大關,邵氏也從此在香港武俠電影市場中執其牛耳。在《獨》片中,王羽僅用左手拿著父親臨終前所遺留下來的斷刀,使出一套出神入化的獨特刀法,終於為師門報仇,情(鍾情於小蠻)義(忠於師門)兩全的俠者形象更見深入民心。

該片的導演張徹更認為,王羽雖然並非俊朗不凡,亦因如此,使得他能擺脫以往武者過濃的脂粉味,加上他身材健碩,完全能夠表達張徹所期望的「陽剛」風骨。除了外形出眾,王羽同時生性刻苦耐勞,反應敏銳,使得他成為六十年代香港首席武俠小生。值得一提的是,王羽曾是在李小龍之前,香港明星中片酬最高、票房最好的武打演員。

六十年代王羽的演藝重心是放在香港,主演過的電影計有《鴛鴦劍俠》、《邊城三俠》、《神刀》、《金燕子》等。1969年他初嘗當導演的滋味,自編自導自演《龍虎鬥》一片,掀起拳腳功夫片的潮流。七十年代後,由於他與邵氏的片約問題,遂決定轉移陣地往台灣拍片及定居。此時,他編導或主演的影片有《戰神灘》、《四大天王》等,他亦成為台、港兩地著名的武俠片導演之一,曾導演過十一部武俠/功夫片。

在其導演的影片中,《龍虎鬥》對台、港電影界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。本片是對日本影片《柔道群英會》的反彈之作,其悲劇情節引人入勝。故事情節是描寫中國武師以鐵砂掌,擊敗日本的空手道高手,展現出不畏強權的中華民族精神,是電影中較早有中國人打敗外國人的場景,使武俠電影跳出以往忠奸對立、正邪衝突的限局,創造出一種嶄新的敘事模式與觀點。另外,王羽在片中花了很多筆墨去描述鐵砂掌的修練過程,開創著重描寫練武情節的電影潮流。

王羽從影三十年,共拍了五十九部武打片,對台港兩地六、七十年代的武打片起著重大的啟發作用,如其作品《龍虎鬥》無論在武力形態或主題模式,都對後來羅維所執導的《唐山大兄》、《精武門》等影片影響殊深。王羽不僅是新武俠世紀的第一位武俠電影紅星,也堪稱第一俠星。

天映邵氏片庫中的王羽電影作品
(以下列出之年份為電影上映或製作年份)

江湖奇俠 (1965)
鴛鴦劍俠 (1965)
邊城三俠 (1966)
琴劍恩仇 (1966)
斷腸劍 (1967)
獨臂刀 (1967)
大刺客 (1967)
金燕子 (1968)
神刀 (1968)
獨臂刀王 (1968)
春火 (1969)
龍虎鬥 (1970)

   
下載目錄
姓名
電郵地址
 
 
© 2010 Celestial Pictures Limited. 版權所有.   權利及私隱    |   網頁指南